【在场微散文】吕虎平《昨夜烟花》吴海燕朗诵
(设计:丁简)
昨夜烟花
文/吕虎平
烟花拍打着窗棂,许久,以为是在未醒的梦中。
中秋的夜晚,梦中的我,在乡间的陋巷举着儿时的灯笼,内心便温暖了几分。翻一本晦涩的书,不知不觉便又睡去。祖母总要在中秋的夜晚,用一只小巧的青花瓷碗,盛半碗青油,在麦秆上裹缠了棉芯,点亮了长明灯。这样的夜晚,喜欢将灯全部打开,整个屋子便灿若白昼。祖母用这样的方式为全家祈福,我用这样的方式祭奠故去的祖母。
烟花绽放,真切的脆响,远远近近,庞大绵密。梦有时真切,有时恍恍惚惚似醒非醒,像中场休息,然后让意识继续流动,将尾声续完。有时,梦的触角撩拨得太紧,仿如惊鸿一瞥,便不知去向。昨夜的半杯法国红,仍置于床头柜,酽酽的,祖母慈祥的眼神在杯中晃悠。
祖母出身大家,曾经高贵过、富有过,最终却因一场劫难跌入低谷。母亲身怀六甲,想着未曾出世的孩子,注定了要承载大人难以承受的苦难,她如何能存有生之希望,割腕自尽也许是唯一的选择。刚刚两岁的二姐,突然醒来,翻身坐在炕上,哭喊着肚子饿。母亲突然醒悟,抱起二姐哭到天明。春节的时候,母亲生下了一个男婴,那个孩子就是我。
故事的结局有各种可能,我设想着一种又一种。在我内心深处,从未改变过唯一的忧伤,属于那些构成我一生历程中被复制的孤独。
昨夜的烟花已经散尽,暖暖的阳光破窗而入。新的一天,重新开始。
(校对:刘小四 532字)
吕虎平,陕西西安人,现居成都。西安市作协理事,长安作协副主席,西安市首批签约作家,获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称号。作品获首届《手稿》散文奖、《十月》、《延安文学》杂志散文奖、全国散文论坛征文二等奖、中外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十余项散文奖。主要作品有散文集《棉花》《吹进院墙的风》《散碎阳光》《篇十二》,诗集《镜与像》,长篇小说《单面人》等。作品收入《2010年中国散文年选》《九作家散文选》《诗篇(散文卷)》《中国散文名家散文精选》《我的恋爱》《镜像的妖娆》《稻草人笔记》等。近年以创作长篇非虚构文本为主,其中《驶过记忆的火车》《目击者》《日历》《青春祭》《一个人的编年史》《折腾》等,深受评论界好评,也多有转载。
《聊斋志异·娇娜》:“时盛暑溽热,移斋园亭。”
丙申入秋以降,溽热不消,人畜饮食不甘。无风之夜,人月朦朦,心无所寄。你在想些什么?抑或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?
在场微散文2016年9月主题:昨夜无寄。
(《昨夜无寄》,也许是一个梦,一件事,一段情,一个故事,“昨夜”是确定的,内容是丰富的,“寄”是灵动的,关键是所思所写所寄要贴近现实,富有意义)
在场微散文奖丙申十月主题“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”。辛弃疾的《丑奴儿》,通过“少年”与“而今”的对比,表达了一种备受压抑、排挤、报国无门的愁苦。不止秋,也不只是愁,世事纷繁,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不出道不明的事。这既是一种无奈,也是一种美丽和丰富。
在场微散文2016年10月主题:欲说还休
用你的笔,写出你的说不出道不明之事。当然要记住在场精神:最好是与社会当下最关切的事有关,而不只是个人小情绪。
在场微散文十月征文一人一稿,上限为550字,必须是原创首发(如其他平台、网站、论坛已发的,请勿投)。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、作者和字数,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,简介写在文章下面。截稿日期为10月25日。谢谢!
在场微散文奖在场微散文群,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,旨在宣传、交流、倡扬在场写作。
在场微散文,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,主张通过在场性、微叙事、快节奏的书写,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。
在场微散文奖,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,每月一期,每期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名,优秀奖若干名。
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。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。
在场微散文丙申六月第一期目录
【特约月评】草原凤凰:哭不出也笑不成—— 简评常忠魁微散文《扫盲》
文虽短,意可达海;奖虽微,情真如山......
在场微散文奖征文ZCWSW090188
在场编辑团队
总 编:周闻道
副总编:晓来轻酌
编 校:邹安音(组长)、宁静(副组长)、钱昀、偏说、刘小四、六六、刘爱国、刘月新、杨培铮
朗 诵:海之魂(组长)、郭万梅、赵文、鹤山丁丁、杨丽、花语、龙丹、吴海燕、章涛
阅评组:郭连莹(组长)、润雨、王茵芬、夕夏、高影新
制 作:晓来轻酌、相相、袁志英
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、留言和赞赏功能,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,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,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。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。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zczy0838@163.com
在场网站:http://www.zczysw.com/